自漕弊论一出,这等述情陈事,语言平易,立意却翻极高古的章,立即受到了天下读书人的喜爱和吹捧,顿时风靡大江南北,自成一派。
读书人们开始主张章词能达意好,重立意而薄辞。
这一派也有不少人,模仿漕弊论,写了不少章,其有数篇章,被人称发扬光大。连袁家三兄弟也是临摹漕弊论写了不少章。
自古以来人相轻,有一些酸人说漕弊论不过是逢时之作,故而才有了如许名声,若放在后来这些章里,不算出类拔萃的。
但这些章与今日之劝农一,顿时高下立判。
“无论如何,还是眼见为实。”
三人对望一眼,然后不顾大雨,一并挤至告牌前,但见署名写着'归德府同知署府事林延潮'。
真是果不其然啊。
三人默然许久,雨势已缓,只闻山坡之,水声淙淙。
袁宗道长叹道:“什么下里巴人,阳春白雪,观林三元之,方知我等皆井底之蛙!”
其余二人亦是认同。
在袁宗道叹息之时。
在归德府府衙旁,一间临街小楼前,但见金龙舞动,爆竹齐鸣。
一百串的爆竹,接连放响,那等场面老百姓们唯有读书人金榜提名,或是城隍庙会时方才见的。
同知林延潮与府里三位通判,推官,商丘县知县都站在在小楼门前。
看着这锣鼓齐鸣,喜气洋洋的场面,林延潮不由点了点头。
林延潮一旁站着两名乡绅。一名乡绅穿着绸衫,大腹便便,一名乡绅则是穿着士衫,温尔雅。下首还有陈行贵,张豪远等两位林延潮的好友,他们穿着掌柜的衣裳。
在官员乡绅身后,还有从商丘县各甲里长,一共五六十人,在旁观礼。
好一阵热闹后,林延潮将小楼匾额一揭,但见面写着农商钱庄四个大字。
各甲里长看了农商钱庄四个字,都在那揣测,这农商钱庄是什么意思?
匾额一揭,然后林延潮道:“本官在楼里设下便宴,诸位乡亲一并赴宴。”
众里长们都是拱手道:“多谢司马。”
于是众人入屋后,各自坐,宴席排了十桌,除了里长们坐了五桌,有四桌都是地方官员,吏员,还有一桌则是两位乡绅,以及陈行贵,张豪远。
林延潮端起酒杯来至众人面前道:“各位远道而来,本官敬各位一杯酒!”
众人见此不敢怠慢,纷纷起身饮之。
林延潮连饮三杯,然后对众人道:“今日请诸位光临,不为别的,是为了这农商钱庄开业之事。诸位可知这农商钱庄何意?”
“农乃是稼穑,朝廷以农事为国家之本。而商乃是钱财,钱财不能吃不能穿,故而以商为国之末矣。朝廷历来重农抑商,而本官则不以为然。”
林延潮这一番话完,在众人里都是掀起了一阵讨论。
早在南宋时,事功学的开创者陈亮,叶适提出了通商惠工,明确反对法家,理学一贯主张的重农抑商。
这时一名里长问道:“司马老爷,草民斗胆问一句,农为本,商为末,若重商抑农,不是本末倒置?”
这里长一说,下面的人都是替他捏了一把汗,人家府同知老爷在讲大道理,你居然敢当面质疑,不怕惹怒人家,以后没好果子吃。
却见林延潮笑了笑道:“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乡的里长。”
有人心道完了,这是要秋后算账了。
那里长却是个有胆色的人,站起身道:“回禀司马,草民乃永河乡沈家里的里长,昔日也曾考过童生。”
林延潮点点头道:“问的好,来人,赏他一壶酒。”
这里长被赏赐了一壶酒顿是又惊又喜。但见林延潮笑道:“昔日范正公,曾言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可知世人对商之偏见由来已久。这位乡亲说的不可本末倒置,是不错,但本末倒置不等于重本抑末。”
“国家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在本官眼底,不是以本而抑末,而是以末而繁本。农商钱庄,是以商富农之用。”
里长闻言欣然道:“司马所言,小民拜服。”
这时一旁里长,见方才质疑林延潮之人,反而得到赏赐,于是都大起胆子。
这时一名官起身,此人乃商丘县县学学正,在商丘士子很有名望,此人道:“司马的劝农书,下官看过了,写得是采斐然,令人拍案叫绝。但其言以商富农,兴以王安石之青苗法,下官不能苟同。”
林延潮道:“请先生明言。”
县学学正乃是学官,故而林延潮不称他官名,而称先生表示敬重。
学正正色道:“王安石为古今第一妄人,他曾有言,我宰天下有余。然不知四海非一邑之小,执政非长吏之任也。赵宋之衰,正是由他变法而起。”
“而王安石变法,以青苗法为害最盛,若是司马所言,以商富农,若是行青苗法,那么下官不能赞同。”
在宋后王安石的地位,在读书人心一直很低,认为他的变法是乱搞。一直到了清末时,才有读书人替他翻案。
但偏偏南宋的事功学,不免有些王安石余孽的意思。事功学派的宗旨,是王安石那句为天下国家之用。林延潮当初在事功学的道统论里,本来也有把王安石拉进来,承董仲舒,下承陈亮,叶适的。
但王安石变法毕竟没有成功,所以林延潮没有将他列入道统之。
而事实王安石的青苗法确实是施行不当,民生激变,但却不等于青苗法是一个劣法。
在林延潮穿越前,孟加拉人尤努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国人称戏言假如九百年前的王安石变法成功,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轮不到尤努斯了。
因为尤努斯创立孟加拉乡村银行,致力于贷款给贫困农民,帮忙了几百万贫民,因此获得和平奖。
王安石青苗法也是如此,但为何尤努斯成功,而青苗法却失败呢?这早有定论,因为青苗法乃政府操作,只要政府操作,会有重重弊端,而是孟加拉乡村银行却是私人银行,而且杜绝了行政干预。
林延潮对学正的质疑,恭敬地道:“先生所言有理,此青苗法与昔日之青苗法不同,请听林某一言。”
学正道:“下官愿洗耳恭听。”
林延潮道:“此新青苗法,乃本官从社仓所思而来。诸位可知为何朝廷不从官仓借米给百姓,非让百姓从民间自筹粮米,建社仓以互助呢?”
众人闻言嘴不说,但心底却都知道,还不是怕官吏从贪污,下其手。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官员操守,我们老百姓还不如相信约长,乡约,他们至少都是同乡乡亲。
对王安石的青苗法,以及朱熹的社仓,不得不承认社仓青苗法靠谱多了。社仓乃政府提倡,民间自主的措施,朱熹批评青苗法,说青苗法以官吏而不以乡人士君子行之。
简而概括是,青苗法行之以官司,社仓主之以乡曲。
故而社仓取代青苗法,明朝两百多一直大力推广,到了清朝,则是强制每个地方官,都要向民间普及社仓制度。
林延潮道:“其弊利大家都知道,社仓法自青苗法,唯独不是由朝廷官仓出借,而是乡大户,或者百姓余粮筹集,好是好矣,但一乡一地可行,却难以推广全府。譬如商丘县只有六个乡设立社仓,没有设立社仓地方,百姓如何渡过春荒?”
“还有为何朝廷如此大力推行社仓,但民间响应者寥寥无几?”
众里长都是无语了,因为社仓这事也是很难。
谁来主理社仓?
官吏,家里穷的肯定不在考虑内,唯有剩下家境殷实的,但人品敦厚的人,怕受累避之不及,至于奸猾的人,百姓又不信任。
但这也罢了,最恶心的,是地方官府常借各种名目,侵吞老百姓社仓里的社谷,最后还是逃不了行政干预。
所以社仓制度是不错,但除了真正为国分忧,为民抒难,这等济世情怀的读书人或致仕官员外,百姓都不愿意出面组织社仓。
学正问道:“那敢问司马,这农商钱庄,是何人主营?青苗钱以几分利放贷百姓?”
林延潮笑了笑。当下道:“本官来介绍一二,农商钱庄乃这位彭员外与侯员外所有。”
林延潮说完,两名乡绅都是站起身来,向众人抱拳。
众里长议论道:“这不是夏邑的彭员外吗?听闻他家里的钱,都淹了脚面了。”
“这侯员外我认得,咱们商丘名族,家里出了不少举人。”
“这两位员外家里的钱财,足够将半座商丘城买下了。”
林延潮笑着道:“两位员外,富而好仁,为善好施,平日为乡里作了不少好事,这钱庄也是他们所设,至于青苗钱以几分利放贷百姓,本官说了不算,你们问他是。”
穿着绸衫的彭员外四方抱拳后道:“诸位乡亲,本员外也是受同知大人之托,设立钱庄。一照顾乡里乡亲,不薄待了大家,二也是自家的小本生意。”
下面里长听了纷纷道:“彭员外是大善人,咱们都知道,说你肯借多少借多久给大家吧。”
一名里长道:“什么叫借多久,彭家还缺那点银子吗?着急你还吗?”
“是啊,以往大水时,彭家,侯家也常赈济我们乡亲。”
“我也姓侯,五百年前是一家,侯员外借点钱,算给我们自家兄弟了。”
“你这穷酸,还与侯员外攀亲戚,也不撒泡尿照照。”
那人反唇相讥道:“怎么我与侯员外不是亲戚,还与你是亲戚不成,莫非你是我小舅子?”
众里长们说着说着开起了荤段子,大家也是很狡猾,你一言,我一句的将彭员外,侯员外的话堵住。
言下之意,你们彭侯两家这么有钱,大家都是乡亲,这么熟了,你也好意思要我们利息。
彭员外,侯员外对望一眼,什么叫斗米仇,升米恩?他们这一次受林延潮之托,主办钱庄,既是有赚一趣÷阁的打算,也有造福家乡百姓的意思。
但这些百姓只肯要他们白借。
这时林延潮出面肃然道:“不错,彭员外,侯员外以往是有赈灾不错,但也不能叫他们拿出身家,年年赈灾。这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林延潮发话,众里长们不敢吱声。
林延潮道:“本官以往也借过钱,当然也知道借钱,三分利息不如二分利,二分利息不如白借,白借当然不如白拿。”
“但是亲兄弟明算账,你借钱不还,每人肯愿意借钱给你!若没人肯借,你们只能问大户去借,他们是多少利钱,少则五分,多则八九分,还有利滚利,驴打滚,你们往他们借了倾家荡产,卖儿卖女也还不。”
见此侯员外出面道:“司马说得对,我与彭员外商议过了,我们农商钱庄以二成五借给大家。大家想一想,到底去哪边借合算?”
彭员外道:“不错,只要家里有田的,有五人联保的,咱们农商钱庄给贷钱。从明日起,只要家里有田,有五人作保的百姓,拿着田契,保书到钱庄抵押,都可以借到钱。”
二成五的利息确实不高,但有抵押说明,借钱不还,那么田没了。
一名里长问道:“那家里没田,又没人作保怎么办?”
这时候林延潮出面道:“家里没有田,也没有人给你作保,若你有一身气力,那么钱也可以先给你,但人要去应役修河。吃喝朝廷供你,在黄河边干满了五个月后,这钱官府替你们给了,不用还了!”
林延潮说完,满屋顿时响起的掌声。
不仅众里长,甚至官员们也是激动地鼓掌,纷纷点头。
“说得好,这才是替咱们老百姓考虑啊。”
“等了这么久,朝廷终于给咱们归德派来一个好官了。”
“真乃林青天啊!”
掌声经久不息,不少里长眼都泛起了泪,将掌心拍得通红仍不肯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