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7年5月,在第二次英荷战争仍在进行时,法国发动了反西班牙的“遗产继承战争”,将法军开进来西属尼德兰地区。这场战争以后会说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早就图谋瓜分荷兰,并将现今属于比利时的荷兰领土作为法国的“天然边界”,以巩固法国大陆霸权的地位。
出于共同安全的考虑,英国在第二次英荷战争结束后,于1668年1月同荷兰、瑞典结成同盟,共同抵制法国在尼德兰的扩张。
然而,这个联盟是不稳定的。由于当时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不久,政权不稳,急需法国的军事及经济援助,用来镇压国内反对势力。于是,在法王路易十四的贿赂下,英王查理二世同意了共抗荷兰的提议。
1670年6月,两国签订了《多佛密约》。该条约规定:查理二世有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并与法国共同对荷兰作战的义务;路易十四有出兵镇压英国可能发生的“骚乱”的义务。承诺给予英国财政补助。骚乱指的什么?虽然没有明说,但想必心知肚明。
1672年3月29日,在法国尚未宣战之前。英国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以荷兰的一幅画侮辱了英国人为借口,突然袭击了一支荷兰的商船队,于是第三次英荷战争爆发了。其后法国对荷兰宣战,英国退出了与荷兰、瑞典组成的三国同盟,援助法国对荷作战。据说路易十四为此给了英王40万镑的贿赂。并且又贿赂瑞典支持法国对荷兰的战争。三国的同盟就此瓦解。
然而,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遭到英国议会的反对。英国资产阶级认为,按照大陆均势原则,与日趋衰弱的荷兰相比,实力膨胀的法国才是英国真正的敌人。
第三次英荷战争与法荷战争紧紧联系在一起,而法荷战争则是遗产继承战争的继续。这次战争实际上已经扩大成为了一场国际战争,参战的还有欧洲一些主要国家,如丹麦、瑞典、西班牙等。
第三次英荷战争是一场海上和陆地同时进行的战争。法军从陆地、英军从海上两方面向荷兰发起了进攻。法国陆军在孔代和蒂雷纳等名将的指挥下充分显现了欧洲第一流陆军的实力,进攻荷兰势如破竹。正如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荷兰陆军不过是象征性的点缀,无论在作战经验、武器装备或是战斗实力方面都远不是法国陆军的对手。荷兰的格尔德兰、奥弗赖塞尔和乌得勒支等省相继沦陷,即使是久孚众望得威廉将军亦是无法抵挡路易十四骑兵的冲击。法军连连得胜,突破了埃塞尔河防线,直逼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
无奈之中,刚出任荷兰国家元首的奥兰治的威廉16721702忍痛下令掘开保护荷兰人世世代代休养生息的穆伊登堤坝。堤坝即开,汹涌的海水立时涌入了良田沃野,须德海和莱茵河之间成了一片汪洋大海,成千上万的荷兰人也被迫转移到了船只上,准备随时撤离。法国先头部队后撤及时,免了遭受灭顶之灾,陆上进攻却也就此告了一个段落。
如此一来,荷兰捍卫国家独立的重任就落到了海军的身上。德·奈特此时已经是65岁高龄了,仍执掌荷兰海军帅印。
1672年7月,英法联军因为陆上作战不利,遂打算利用联合舰队运送了一支强大的登陆部队企图强行登陆荷兰西北部的战略要冲特塞尔岛,以便建立前沿基地,进攻荷兰本土。但由于有德·奈特舰队的侧翼牵制,计划宣告破产。
1673年6月7日,英法舰队再次集结了舰队输送陆军,打算登陆荷兰本土。德·奈特率由89艘军舰,其中有52艘战列舰组成的荷兰舰队迎战。英法联军大致拥有127艘各类船只,其中包括54艘英国战列舰和27艘法国战列舰。英法联军数量占优,但登陆计划未能立时实现。双方在各自损失了一些小型船只之后,撤离战场。
仅仅过了七天,双方舰队又一次展开了交锋。但这一次进攻是荷兰方面主动发起的:德·奈特趁着风向突变,荷兰舰队占了上风,杀入联军阵内,迫使英法舰队仓皇撤退,英法的此次登陆计划遂不了了之。
1673年8月,英法舰队又一次纠集势力,企图登陆特塞尔岛。这一次联合舰队准备充分,不但坐拥120艘舰船其中主力舰90艘、纵火船30艘按:一说92艘战列舰、28艘纵火船、23艘辅助船,将联合舰队分编为三个分队。
荷兰舰队事先得报,德·奈特亦将麾下舰队分编为三个分队。但荷兰方面仅拥有75艘主力舰和30纵火船按:一说75艘战列舰、15艘巡航舰、18艘侦察通信舰、22艘纵火船,实力对比上明显弱于英法联合舰队。
21日夜间,德·奈特指挥舰队利用风向成功插入敌方舰队与海岸之间的缝隙。拂晓时分,主动向英法联军发动进攻。于是双方三个分舰队非常有趣地捉队厮杀,皆是一面南移一面相互用炮火应酬。尽管英法联军兵力占了优势,但**兵士气高昂,双方战斗可谓空前激烈。
德·奈特分析了敌军情况后,认定敌军的核心是英国海军,法国海军不仅力量小而且缺乏战斗经验,不足畏惧。因此奈特分派10艘战舰牵制法国舰队,亲率65艘主力战舰向英国舰队发起猛烈攻击。法国分舰队的水兵训练很差,作战消极,而且有一旦部分军舰受创后便忙于修理,不再参加战斗的陋习。法国指挥官德埃斯特雷本意图以数量上的优势包围班克特分队,但结果班克特突破了舰队的战列线,使得法国分舰队全面陷入了混乱。或许是考虑到为了保存实力,法国分舰队就此退出了战斗。
英国舰队在荷军的围攻下,苦苦支撑,先后有9艘战舰受损,2000多名将士阵亡。夜幕降临时,英舰才杀出一条血路,冲出重围,仓惶败走。此役后,荷兰暂时消除了海上威胁,取得了制海权,大批东印度公司护航船安全返回。
战后,英国鲁珀特亲王声称:“法国舰队对这次失败应负全责。”而英国历史学家坎·贝尔曾高度评价了荷兰在这场海战中的成功:“荷兰,因其舰队司令精明强干,使他们在这次战斗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使完全被封锁的港口重新开放并战胜了一次可能的入侵,而使敌人放弃了所有入侵的思想。”
无论如何,特塞尔海战结束了荷兰和英国之间为了控制海洋所进行的一系列旷日持久的战争,却也导致了英法两国的裂盟。海军的失利与法国的日益强大,使得英国资产阶级对政府参加法荷战争倍感不满。在议会的削减军费后,英国海军无力再封锁或入侵荷兰,于是英国国会通过了与荷兰单独媾和的决议。1674年2月,英荷双方签定了《威斯敏斯特和约》,恢复了战前状态。和约规定1667年两国签定的《布雷达条约》条约继续有效,荷兰同意给英国80万克伦,承认英国在欧洲以外夺取的原荷兰领地的所有权,英国则保证荷法战争的中立。在此之后,荷法战争依然持续。
前后达20多年的英荷海上争霸战争,尽管荷兰在军事上没有完全输给英国,但从整体上说,荷兰海上实力大为削弱了。荷兰在经济、贸易、海运方面的实力大为下降,荷兰衰落并非绝对的衰落,而是相对的。荷兰人并没有渐渐不行,而是法国人和英国人正在迎头赶上。根本原因在于荷兰人与英法相比缺少保持自己原先扩张速度所需的资源。荷兰黄金时代的高峰期至1672灾难年就戛然而止,
通过三次英荷战争,荷兰的商业霸权与海上优势转到英国手中,英国开始登上海上霸主的宝座。随后便面临与法国的长期争夺。
d看小说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