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闲他们继续南行,莫闲一路上指点他们修行,对于于嘉,他更是精心指导,因为她修行的格物之道,不仅功行上要精进,而且功行的精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的进步,目前已到生命符箓这一块,生命圣光开始发端,于嘉不觉喜欢上这一门万灵之道。
莫闲讲解万灵之道,并没有背着于吉和烟晓寒,于吉并不知道修行是怎么样,只知道莫闲教什么,就炼什么,自己拼命练功夫,对于万灵之道,知道是姐姐所练,所以不上心,姑且听之,以为很正常。
但对烟晓寒来说,不亚发现一个新大陆,她发现,开始莫闲讲的完全和她所练不同,她所练的是大洞阴阳真诀,本身就是一部双修功法,但也可以以自身阴阳作种子,不必进行双修。
她听到莫闲所说,开始完全陌生,但又自成逻辑,展现了生物的丰富和奥妙,在不知不觉,开始以莫闲教的方法进行思考。
莫闲并没有瞒着她,莫闲的格物之道在一定程度来说,它的基础在众人,莫闲不仅不介意,反而对此欢迎!
莫闲领着一帮人,在南疆的蛮荒之地一路南行,几个月时间中,莫闲又收获许多灵药和灵物,他依然开辟空间通道,将东西送回天随山。
烟晓寒跟着三人,渐渐觉得莫闲传给于嘉的万灵之道奥妙无穷,不知不觉间,她的修行方法发生的变化,中间已掺杂着自己对生物的思考,有时还会和于嘉就一个问题反复讨论,莫闲微笑不语,她要做实验,随她去做。
不知不觉间,莫闲开始传授炼药之术,这些炼药之术与炼丹之术很相近。于嘉在先前就学会了炼制精元丹,现在可以根据需要炼制特定的丹药,不过他们所炼的丹药都是以灵药为基础,并不是以矿物为基础,烟晓寒也跟着炼,南疆这地方,别的不多,唯有生物资源丰富,而且,他们深入其腹地,长年没有人来,其中灵药众多,给她们练习带回了方便。
药物先提纯,各种成分分开,再依据不同配方,有些加热,有些却冷冻,各种方法对待不同药物甚至于是组分,入药有先后时机,她们炼药,在过程中,摄入天地灵性,成就灵药,不说灵丹,是因为她们炼制的基本上属于粉剂和药水,当然,中间炼制还失败了不少。
于嘉现在做这事已经轻车熟路,她在药粉之中倒入野蜂蜜,在南疆,野蜂巢很好找,野蜂蜜当然就好找,将药粉搓成桐子大小,装入瓶中,成为丹药,虽然效果不如丹炉中炼出灵丹,但比世俗间的药物强得多,而药物却便宜得多,都是年份不够的灵药。
大部分药物为于吉炼体准备,他大量服用灵药,滋补着身体,身体一点点向着非人方向转化,但烟晓寒却渡起了金丹劫,此为修行第一劫,在此之前,炼气也好,筑基也好,个人气息与天地相合,不足引发天劫,但到了金丹,巨大的能量已足以引起天地间能量失衡,所以有天劫,这是个体和宇宙间能量的一次藕合,事实上有多种方法可以避过此劫,许多人在金丹劫来之前,借用功德,实质是智能生命的感激之情的心念来消除此劫,使自己步入金丹,其外,还有各种躲避之法,在一段时间内,使自己元气和外界相混,以图达到混内外为一体,这样,金丹之劫自然消除。
而烟晓寒没有想过这些,等金丹劫到来,她才慌了,莫闲摇摇头,他也没有想到,烟晓寒这么快就渡金丹劫。这也怪他,他自己不觉得,他传给于嘉的格物之道对烟晓寒的影响远比他想象的大,烟晓寒本身修行的大洞阴阳真诀,按此诀修行,恐怕要到五至十年才能有望入金丹,结果她不知不觉中受器修的思想影响,莫闲见她学得认真,便指点她修行,她的功法因此发生了改变,更加契合她自身。莫闲也没有想到,她居然这些快进入金丹。
她感到了自己短暂地与外界交流,刹那间她全明白了,她一下子慌了,莫闲也感到情况不对,再一查,居然是她的金丹劫到了,便手一挥,临时将她的金丹劫压了下去,但这不是一个办法,时间越久,对她来说,劫数难度越大。
“你门中怎么渡劫?”莫闲问。
“门中诸人采取闭死关的形式,劫难不尽,势不出关。”烟晓寒定了定神说。
莫闲听说过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在一些小门派,甚至中等门派普遍使用,有较高的渡劫成功率,大门派则不采用,因为金丹劫在大门派看来不算什么,大门派有专门的渡劫台,法阵一开,最多烧些灵玉,渡金丹劫没有问题,而闭死关的形式,实质是躲劫的一种,身体处于静定之中,不用有意识控制,身体自然做出反应,缓慢调整自身内天地和外天地契合问题,这种方法有好处也有害处,躲过了金丹劫,却躲不过元婴劫,而且,元婴劫比其他人还大上一两成。
因此,在大门派一般不采取这种方法,但对于小门派而言,这样做有明显的好处,元婴期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实际上,就算金丹期,也是十中挑一,甚至百中挑一。像合欢宗,虽有十几个金丹,不要望了,金丹寿命远比筑基长,虽然门中人不过一百多,但对于一个金丹来说,往往在这一批人中,也不过一二个成就,最多不过三四个,其他的不到金丹,便已老去。
“我们找一个地方,我来布置一个大阵,不过是金丹劫而已,不值得害怕。”莫闲淡然地说。
烟晓寒知道莫闲是遇仙宗的人,见莫闲不把金丹劫当一回事,心中难免感慨,不怪人总希望入大派,金丹劫在小派中,只能闭死关,但还是有人在死关中自燃,化为劫灰,也有人就此坐化,虽然过关率比较高,但劫数就是劫数,甚至不知道失败是由什么引起。
一行人找到一座石山,莫闲说:“就在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