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令下,靶子竖起,燧发枪兵和火绳枪兵分别进行实弹演练。而崇祯皇帝等人在在后方安全地带从头到尾地旁观,对两种枪械的各方面都有了个直观的印象。
比较结果其实有点出乎崇祯皇帝的意料,从射击精度上来说,火绳枪要比燧发枪更准。祖大寿的火绳枪兵基本都是九中三,或九中四,个别有九中六的。但茅元仪的燧发枪兵虽然没有人是全都脱靶的,成绩却要比火绳枪兵低一个档次。
在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就有对鸟铳的射击要求:鸟铳一次九发,九中六有赏赐,九中二以及以下的话是要捆打将校当官的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茅元仪的脸色有点不好看。倒是枪械专家毕懋康在,他分析了原因,说燧发枪的火镰同时又是火门的盖,需要采用更强力的击锤簧保证提供足够的撞击力度,因此它的扳机力和扳动击锤都要比火绳枪来得费力,也因此,扣扳机时候的力道最终影响了燧发枪的精度。这是枪械决定,倒不好说燧发枪兵训练不好。
这个解释让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也让茅元仪的脸色好看了一点,更让在边上站着的李定国恍然大悟。
燧发枪和火绳枪的每一次比试,双方的负责人,祖大寿和茅元仪两人都会发表各自的观点,而后又有军械专家毕懋康的专业解读,虽然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基本上没有超过他的认知,可对于李定国来说,却是难得珍贵的一课。这让他对于火器的了解,有了一个全面的提高。
全部试验下来后,结论一目了然。燧发枪因为不用担心点燃的火绳会戳到边上队友的火药,因此燧发枪兵能站得更为紧密,而不需要像火绳枪兵一样,互相之间要隔开一米左右。
而这,就是燧发枪最大的优势所在。就算燧发枪比起火绳枪,或者会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但却足以把那些缺点忽略了。
在场的几位将领都是有过实战经验的,他们敏锐地意识到,以后战争的形态很可能会发生改变。试想一下,一排排紧密的燧发枪兵打出去的铅弹,必然会如同瓢泼大雨般覆盖对手,这样的密集程度,敌人上来就是送死,而火绳枪是不可能做到的。当然了,这只是就火器论而已,真实战场上,自然也不可能就靠燧发枪就能包打天下了。
崇祯皇帝最后给结论道:“很明显,虽然燧发枪和火绳枪相比,只是发火装置做了改进,可优势却是非常明显的。只是目前燧发枪的哑火率还需要进一步降低,毕卿在提高燧发枪产量的同时,还要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
燧发枪具有哑火率较高,扣下扳机后射击具有延迟性等等的缺点,但密集燧发枪阵却能弥补这个缺点。不过既然有缺点,终归是要改进的。
毕懋康对于燧发枪的最终结论,自然是很欢喜的。军器局的拳头产品,终于得到公认了。对于崇祯皇帝的要求,他自然也满口答应了下来。
这个燧发枪,还有一个优势,崇祯皇帝虽然不知道他们这些人知不知道,但他心中却是明白的。那就是燧发枪手没必要再像新军中的弓箭手,必须要抽调边军中的精锐,才能很快形成战斗力。以后的明军,几乎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转化为燧发枪兵,当然,这个必须要燧发枪的产量跟上来才行。也因此,他才又对毕懋康特意提了下产量。
而后,崇祯皇帝又转向祖大寿和茅元仪,吩咐他们两人道:“燧发枪这种武器确实会改变战争形态,但如何改变,怎么去用燧发枪阵,卿等要认真考虑之;而且还不止这些,卿等也要反过来再去想,这些燧发枪阵的弱点是什么?如果我们以后用来对付建虏,那么建虏又可能会采取什么对策?”
说到这里,他加大了语气强调道:“从来就没有最强的矛,也没有最强的盾。而且,任何时候,任何年代,最为关键的都是人。记住,要用好燧发枪阵,却不能依赖燧发枪阵,知道么?”
祖大寿和茅元仪听得脸上都稍微有些吃惊,他们连忙躬身静听,在崇祯皇帝说完之后,他们两人都真心诚意地回奏道:“臣等谨遵圣意!”
就算是边上的技术型官员毕懋康,也是诧异地看着崇祯皇帝。他之前基本上只是和皇帝讨论枪械,那个时候,他感觉皇上学识渊博,有些话甚至让他这个沉浸在军械上多年的人都听得耳目一新。
此时再一听皇上的这番话,他都有点不敢相信皇上的年龄。这才多大啊,就有这么稳重的态度,对事物的认知如此深刻。有那么一个瞬间,他都闪过自己这辈子的年龄都活到狗肚子上的念头。
当崇祯皇帝转头看向毕懋康时,茅元仪终于找到了机会,知道接下来是什么事情,就连忙问道:“毕大人带来的那个,可否拿出来看看了?”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笑了。他看着茅元仪这个帅哥,此时犹如一个好奇宝宝一般。就知道他被燧发枪虽折服,如今听说有这种燧发枪的改进型,就更期待了。
边上的祖大寿在试验完后,知道这种新型枪械肯定是优先配置新军,他在羡慕嫉妒恨的同时,也好奇地关注着毕懋康,不知道这位大人会拿出什么更好的武器。
毕懋康见崇祯皇帝点点头,便转身招来那名家丁,亲自过去打开了盒子,拿出了里面的东西。
茅元仪和祖大寿一见,不由得面面相觑。他们两人有点不信,再仔细去打量,发现还是一样,就更纳闷了,这和刚才的燧发枪有什么区别?改进在哪里?
不过,眼尖的茅元仪很快发现那盒子里还有一把木头做的小锤子。不过这让他更迷糊了,要锤子干啥?
毕懋康却如同宝贝一般捧着那把燧发枪,笑呵呵地回应茅元仪道:“这把枪可是陛下指点之下才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