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无终从广信出发,向西南进入合浦郡。合浦郡只有四个县,东面两个西面两个,四个县相隔数百里。东面的两个县已经被俞大猷攻下了,西面的两个合浦正在被林凤祥和俞大猷两人围困。
别看张毅派来了五万大军,但是真正参与战斗的并没有这么多,因为水土不服,很多士兵都是虚弱的。好在交州的士卒并不精锐,这就让张毅的军队轻松不少。
林凤祥在合浦这边修整一个月,也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
士徽从苍梧返回合浦之后,就直接赶到了合浦的附近。林凤祥和俞大猷接到了消息之后,立刻分兵,林凤祥继续围住合浦,而俞大猷则北上将士徽阻拦在一条河的北面。面对俞大猷拦截,士徽根本就没有在意。
他指挥士卒渡河冲击俞大猷的军阵,他不稳人为俞大猷的几千人可以阻拦两万人的冲击,那么是半渡而击,他依然确定自己可以打败敌人。
俞大猷看着士徽如同儿戏的强渡,不由得失笑起来:“士徽竟然如此废物?半渡而击是任何将领都知道的事情,他哪里来的自信呢?”
俞大猷不知道士徽是夜郎自大,但是他却不会将送上门来的胜利弃之不顾。士徽的士卒渡过了一大半,俞大猷才下令攻击。上千人的弓弩设计,顿时将士徽的士卒给阻拦在了河水当中。
现在虽然是枯水期,但是这条小河也有二十丈左右,深也有一两丈。士兵泡在水里也很难受,上不去岸也不能总泡在这里,泡在水里行动迟缓,迟早会被弓箭杀死了。他们努力的向往前走,但是看着岸边上突然出现了一队全身着甲的士兵,也充满了绝望。
向前冲了一个时辰,只有寥寥几次冲上岸了。但是还没有在岸上站稳跟脚,就被赶下河去。
士徽气急败坏的看着士兵大败而回,清点人数,发现竟然损失了六百多人。要知道他的这支队伍只是传统的士卒,死亡一成基本上就会溃败。两万的一成就是两千,六百多就是一成的三分之一。一个时辰就死伤三分之一,要是多攻打一会儿,估计两千人可能就挡不住了,他的军队可能就会溃败了。
士徽心里忍不住打了一个冷战,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的自大了。士徽被吓了一下,胆子就小了很多,直接在河北面安营扎寨,然后从北方的朱卢县运送粮草过来。
士徽停在了北面,俞大猷也不管他。要知道士徽的士卒多,他所消耗的粮草也就更多。林凤祥和俞大猷虽然粮道很远,但是因为是船运过来的,粮草路耗比士徽还小。士徽的粮草从朱卢运送过来,但是因为交州开发不足,道路还是秦始皇所修的驰道。这些驰道年久失修,加上交州雨多,维持所需很大,所以这些道路已经不是很平了。
孙无终是沿着士徽撤退路线过来的,所以第一个攻击对象就是朱卢县。攻下朱卢县之后,孙无终就等于切断了士徽的粮道。
拿下朱卢县之后,孙无终就立刻赶往合浦。孙无终在距离合浦不远的地方,发现了士徽的军队。孙无终立刻派人联络林凤祥和俞大猷。林凤祥和俞大猷接到了消息之后,立刻商议了起来。
“孙将军在北方过来,士徽还不知道。如果这个时候进攻士徽大营,孙将军从背后夹击,或许可以一击击溃士徽。然后我们再返回来攻打合浦,便可以一举而下。”林凤祥说道。
俞大猷点头说道:“或许可以,之前士徽的士兵太多,我们无法保证能够打败他。现在加上孙将军的士卒,我们士卒就和士徽差不多了。凭借我们士卒的精锐,打败士徽完全么有问题。”
“好,那就这么定了!”林凤祥对孙无终的使者说道:“那就麻烦你回去禀报孙将军,请他在我们攻打士徽的时候,从后方夹击!”
使者点头,连忙出营返回孙无终的营地,向孙无终报告了林凤祥和俞大猷的计策。孙无终表示了解,并且让士卒开始养精蓄锐,不要等战斗打起来的时候,他们还一身疲惫。
林凤祥和俞大猷在第二天就从浅水区渡河,向着士徽的大营进攻过去。
林凤祥和俞大猷两人进攻的有点突然,士徽很意外。不过自从渡河被教育了之后,士徽正视了敌人,也做了一些防备。所以敌人虽然来得突然,但是士徽还是很好的应对了。只不过敌人攻势太猛,士徽只能带着大多数的士卒到前线去。
就在这时候,孙无终从北面接近了过来,直接利用轻兵速度快,直接杀进了士徽的大营当中。随后重步兵跟了上来,开始进行攻坚。不到一刻钟的时候,士徽大营北部就被攻破。孙无终直接指挥大军,杀向了交战处。
之前林凤祥和俞大猷的进攻,士徽就是勉强抵挡,现在被两面夹击,他如何能够防住?
好在士徽留了一个心眼,孙无终攻过来的时候,第一时间将自己的亲卫召集到了身边。一看形式不对,他立刻落荒而逃,连大军都不要了。
还别说,士徽这一跑还真出乎孙无终的意料之外。孙无终没有想到士徽跑的这么干脆,想要追击的时候正好赶上大军混乱,被乱兵挡住了。
士徽逃出来之后,一看进入合浦城显然不现实了,干脆一咬牙直接返回交趾得了。
士徽一逃,两万大军群龙无首,很快就纷纷投降了。林凤祥三人收拢了败军,然后兵压合浦城。
城内的士?一看自己侄子两万大军都扔了,哪里还敢抵抗,干脆开门投降了。
他不是不想抵抗一下,城内就有三千多人,全指望士徽过来救援呢!之前敌人只有一万过点,他还有信心抵抗一下,但是现在敌人都三万多了,是城内守军的十倍,他还怎么抵抗?
林凤祥对于士?的识相很满意,他接管了合浦的防务之后,便让孟建进城,主持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