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才最近活得很滋润。【高品质更新】
托祖先的洪福,自从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之后,日子开始好了起来。家里顿顿都能吃饱,媳妇儿身上的衣服不再是那样破旧了,可爱的儿子脸上也有肉了。拿着双份薪俸的吴秀才自己,也能有余钱在每天早上从图书馆门口经过的报童那儿,买上几张最新的中央日报来看。家庭更加和睦了,每天家里的人脸上都经常有笑容。以前来说吧,媳妇儿虽然对自己这个秀才言听计从,但是绝对没有现在这种程度。由此可见,低失业率和高待遇绝对是促进家庭谐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良方。
吃饱了婆娘做的早餐,迈着方步从门里稳稳当当的走出来。呼吸着清晨微凉的空气,看着外面开始热闹起来的街道,吴勇轻轻的出了一口气,然后开始去上班。
远处,早起的报童开始叫卖了。清亮的嗓音可以让人远远的听到今天新闻的标题,但是不读内容更加增加了人们的好奇心。
吴秀才在走过报童身边的时侯拿出五文钱来买了一份报纸。
在吴秀才看来,这个大明中央日报绝对是一个善政。俗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在以前确实是有些夸张,但是放到现在只要识字的就能知道天下大事。以前的邸报,没有钱的根本买不起,身份不够的也弄不到,哪像现在这样。仅仅凭此一项,朱厚照同学就在底层的这些读书人这里弄到了至少半个明君的印象。
十几天前的那场小风波已经过去了。起源是皇帝召集了很多的军官勋贵未嗣位之子,朝中自以为已经摸清楚新皇帝脉络的大佬们,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都没有说话。而且他们也明白这些东西,都属于自己管不着的方面。上面这样,但是当中央日报报出来之后,下面的人则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不过最后胜出的还是时间,它打败了所有人,渐渐的这个话题就变淡了。
图书馆仍然很受欢迎,只有借书才需要使用图书证,在里面看书是不收费的。所以,图书馆收到了很多贫寒学子的欢迎。有钱的或者有借阅需要的,则拿出钱来办一张,这样很长时间就能在外面享受到丰富的书籍了。那些学者们或者做研究的人,也很欢迎京都图书馆:写个论文啊什么的需要查找资料在以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现在好了,图书管理不断增加的书任你查找。
吴秀才坐在椅子上,边看报纸边处理公务。得到皇帝的首肯之后,图书馆里头的书籍就对他免费敞开了,甚至还可以说是倒贴钱(工资)。吴秀才在这些天里就感觉自己的学术水平明显的上涨,对今年的恩科更有信心了。
那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在别人的介绍之下认识了谢阁老,然后谢阁老对自己这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说道:“年轻人好好干,这里的书要好好利用的话,你的前途会很远大的。记得那天你来应聘的时候老夫旁边的人么?那就是当今圣上,好好干,自然简在帝心啊。”虽然在得知谢阁老就是那天那个老人之后,他也隐隐约约的猜出来了什么,但是被直接证实之后还是让人十分激动。皇帝直接选的人啊,就像殿试一样,但是真可惜不是殿试啊,一定要好好学,到时候去参加今年的恩科。
从那之后,皇帝又来过两次,每次都碰见他在读书。看到这个好学的年轻人,朱厚照同学很是勉励了几句,自然又引来一些激动。
看完了报纸,他将报纸在图书管理的一个架子上贴起来。为了防止字迹重叠导致模糊,现在的中央日报是单面的。很多学子处于节省纸张的目的,买来报纸看完,就用反面练字什么的。
这个方式他某天突然想起来的,自己买的起不代表所有人都买得起,书上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自己也要想一下其他人。所以他随手做了个架子贴上了每天自己看完的报纸。
图书馆里头除了他这个图书管理员之外,还有几个打杂的人。他们就没有吴秀才这么好的运气了,他们虽然也可以免费读书,但是可以用来读书的时间并不那么充裕。不像吴秀才,主要的工作就只是处理一下借书和图书证的办理,他们要负责将各种书归类、注意是否有窃书的、引导咨询的人去他们想找的书那儿很多事情。
他坐回座位之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捧起书本如饥似渴的读,而是在思考刚才报纸上的一则消息。
“本报讯,《大明时事评论报》近期将要创刊,欢迎各界人士前来投稿。投稿将根据编辑的选择酌情加以发表,对于发表的文章将会赋予丰富稿酬。投稿可以用原名,也可以用笔名或者化名,稿件暂时请投寄到京师坊街道大明中央日报社。”
吴秀才很像投一次稿子。他现在并不是冲着稿费去的,当然也有这方面的意思,他主要是冲着名声去的,这真是积累士林名声的终南捷径啊。
吴秀才下定了决心,准备多投几篇自己满意的稿子,博取一些名声,为自己以后的仕途铺铺路。而且,如果稿费像报纸上面写的一样足够丰厚而且自己的稿子被登载的多的情况下。也给家里改善一下生活,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而且,也要提前存点儿钱,为孩子以后娶媳妇用同时也可以备不时之需。
正在这时候,外面忽然进来一个人影。
吴秀才扭头一看,心里一惊。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大家说这个新出的报纸是多长时间一期好呢,旬刊?半旬刊?日刊?双日刊?)
&^^%#大明科技体系46_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