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的退出标注着巴尔干战争从今日起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更证明了奥斯曼帝国的强大。因为我们的背后有中国盟友的支持,还有着波斯王国的支持,和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支持,奥斯曼帝国永远不会落败……
……
阿斯奎斯那个可笑的小丑,这些年一直像疯子一样在欧洲制造着战争,他还无比垂涎波斯湾,因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土地下连一滴石油都没有。自从中东的土地下面发现了石油以后,整个欧洲就都渴望拿起刀叉分割了奥斯曼。
我,阿卜杜勒-哈米德,帝国的苏丹,天方世界的领袖,是绝对要与他们战斗到最后一刻的。
我是奥斯曼帝国的一名军人,我已经穿上了这身对我来说最为神圣、最为宝贵的军服。在最后的胜利之前,我决不脱下这身军服,宁愿战死也绝不愿屈服在欧洲人的刀与剑下。
当然,这需要中国朋友的鼎力相助。否则奥斯曼帝国即使奋斗到最后一刻,也不能让贪婪的欧罗巴人感受到战争的创伤。特别是英国人,他们就是吸血鬼,渴望吸取整个地球的养分。
阿斯奎斯这个小丑,还有他的前任们,这些年一直希望能找到可以放火焚烧奥斯曼帝国的机会。他们一直渴望从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上吸取养分滋润着他们自己。
所以今年才爆发了巴尔干战争,所以意大利人才参加了战斗,并在达达尼尔海峡损失惨重。他们撒大谎,使奥匈帝国的民众信以为真地认为,奥斯曼帝国在过去两个月的战争中不堪虚耗,已经奄奄一息了。小丑用谎言欺骗着一个个国家为他们火中取栗,却不知道自己的这种行为在世人眼中是多么的滑稽可笑。奥匈帝国如他们所愿的掺入了战斗中,但奥匈帝国的军队并没有像他们的自信心一样强大,20万军队在奥斯曼的铜墙铁壁面前撞得头破血流……
阿斯奎斯又让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以残存的士气组成四个新的集团军,认为这样的部队可以打进马其顿。他的阴谋就可以实现了,他可以使巴尔干半岛整个燃烧起来了,事实证明他在妄想!
强大的奥斯曼军队强壮的像猛虎一样凶猛,五天时间横扫了那支破烂的军队。现在更逼着保加利亚退出看战争。盎格鲁撒克逊人吃到了他们自己酿造的苦果,这是必然的,这个恶心的国家永远会受到真神的唾弃!
……
真神知道我是爱好和平的。但是感谢真神,它赐给我武力保卫奥斯曼的利益,让奥斯曼在战场上不断取得喜人的胜利。让那群贪婪的小丑不断吞食自己种下的恶果……
我可以向您保证,我对我们的未来处之泰然,也极具信心。奥斯曼帝国,不论在力量,军事,经济,尤其是道德方面,都是世界上最一流的国家之一。英勇的奥斯曼军队,只要有必要,不论何时都不惧怕任何的挑战。奥斯曼人的信心应永远陪伴着他们的战士!”
这就是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发来北京的电文内容。一个单独选段十分激昂有诱惑力。整体却又气氛压抑的表态文。电文里那种要激昂亢奋却又没那放手一搏的胆量,自己主动把情绪拔高却又把高涨的情绪给强压下来的感觉,让人看得忍俊不止。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就是一边在对中国表态发誓显忠心,另一边又不敢对欧洲真正放狠话,也就是不愿意与欧洲列强真正的撕破脸,这电文难怪让徐锡麟一脸强忍的憋笑。
“如此长篇大论从伊斯坦布尔发过来,已经可见人家的心意了。拿去在《华夏日报》上露一露,再对奥斯曼提供一笔军费贷款。”脸上带着不以为然的笑,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难道以为奥斯曼不跟欧洲人彻底撕破脸皮,英法德奥意等国就会感谢他么?这种态度太不聪明了。
不过。局势使然,奥斯曼帝国就是中国放在自己与西方世界间的一道王牌,中国只能死顶奥斯曼!不管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态度多么的愚蠢和可气。
作为对英国人的回击,就在意大利人掺入战争后不久。军情局已经在做着尼泊尔方面的工作了。
中国现在完全有借口和理由将尼泊尔这个小国从英国人手中夺回来,而且用不了多么大的花销。英国人也不可能因为尼泊尔的‘失陷’而彻底暴起,这是‘有来有往’。他们在中东挑事,中国就把印度作筏子,先是阿富汗,现在就是尼泊尔。接下来英国人要继续的话。那就是中国对印度下手了。
1768年,廓尔喀王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统一了尼泊尔,建立沙阿王朝。
清乾隆时期,廓尔喀军还曾经入侵**,被福康安飞师横扫,从西宁至拉萨,全程四千六百里,途中步行仅六十天,然后两个多月时间大胜廓尔喀军,兵锋直指加德满都。廓尔喀请和,入中国为藩属。在原时空的历史上,廓尔喀尼泊尔可以说是大清国最后一个藩属国,但在这个时空里,尼泊尔与中国的关系在新秦鼎立后就彻底断绝。中国与英国人的上一次大战期间,驻藏国防军更多的是在喜马拉雅一线形成战略压迫,主攻方向还是看孟加拉那一块。尼泊尔的地位和其国内局势事实上并没有受到多少冲击。
——1846年,尼泊尔国内亲英的忠格.巴哈杜尔.拉纳将军发动军事政变,国王大权旁落,拉纳家族世袭首相。
现在的尼泊尔依旧是拉纳家族掌控大权,现任首相昌德拉.沙姆谢尔.拉纳是一个比较有才华的人。
忠格.巴哈杜尔.拉纳认为只有成年人才能保持国家的稳定,为了防止王室重新得势,因此他设立一种集成制度,传位给弟弟而不是儿子,到第二代时,则按年龄顺序传位给所有兄弟的子嗣。以此类推,据此,巴哈杜尔死后,他的弟弟乌第普.辛格继位。
拉纳家族采取的是兄弟相承。这样就难免发生争斗。所以,每一任拉纳首相的地位都不稳。对自己家族的人也不信任。他们任期内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尽可能多的搜刮钱财。尽管这样,他们几乎都是非正常死亡。直到1901年继位的昌德拉.沙姆谢尔.拉纳。昌德拉对继位人普查,将其分作A.B.C.D四档,确定了继位的顺序。使得家族内部纷争少了很多。他受到较高的教育,是尼泊尔国内第一个获得学位的拉纳首相。所以他对内实行了一些相对开明的政策,比如废除了奴隶制、兴建了尼泊尔第一所大学、向英国派出了第一批留学生、开始了尼泊尔国语统一工作,并让人建造了一个发电站,为皇家宫殿照明。但他同样没有放弃搜刮民财。他还是把大量的国家财富转为个人名下,并转移到海外,以应对突发的情况——自己好流亡海外。
昌德拉.沙姆谢尔.拉纳对英国人相当的忠诚,手中握着整个尼泊尔的军政大权,同时沙阿王朝的第八任君主普利特维.比尔.比克拉姆.沙阿已经奄奄一息,这个做了三十年傀儡的尼泊尔国王,即将走完自己整个的人生。
不出意外的话,拉纳家族会选择他刚刚五岁的儿子特里布万.比尔.比克拉姆.沙阿担任下一任的尼泊尔国王,这中间得好处不言而喻。
现在的尼泊尔国内,依靠拉纳家族的反对势力根本做不到推翻拉纳家族。甚至连动摇都困难。对尼泊尔的‘插手’,国防军的算盘是直接来硬的。军情局之前对尼泊尔所做的诸多工作,只是为了从其国内寻找‘志同道合’之人,联系尼泊尔王室,等到拉纳家族被推到悬崖的边缘时,王室站出来补上最后一脚才是对于中国最完美的结果!
这样的人并不难找,两三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军情局交出一个完美的答卷,在尼泊尔国内编制一张细密的大网。一切都只等着国防军动手了!
伊斯坦布尔。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正在奢华的多玛巴切皇宫内邀集众多的宫廷贵族和政府大臣召开紧急会议,他挥舞着手中的一纸电文,这是北京发给他的。落款是‘刘盛’,现今中国的皇帝陛下。
“中国不会对奥斯曼受到的压迫置之不理的,中国皇帝已经发来了明确的电文,他们即将对可恶的英国人展开还击。一记凶猛的还击!”
现在塞尔维亚战场上,十多万奥匈军队进入了贝尔格莱德,奥斯曼人最初设想的迫使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退出战争的算盘破灭了。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正需要给手下的大臣们鼓舞斗志,北京发来的这份电文简直是一字千金!
不过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也有一个疑问,这记凶狠的还击中国人要打在哪呢?“是印度吗?”这是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最为希望的事情,一旦大英帝国的睾丸被中国人狠狠的捏上一把。痛苦的英国人是会继续向伊斯坦布尔施加压力呢?还是哀嚎着对中国报复反击呢?
傻子也知道后者的可能性更大!那样奥斯曼的压力就会飞速的减小着。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大声的对自己的臣工们问出了这个疑问,不是为了寻求真正的答案,而是为了给手下的贵族大臣们竖立更强大的信心。——英国人要被中国拉过去顶牛了,现在奥斯曼帝国面临的战争没有了英国人在背后的搀和,胜利还会遥远吗?
整个伊斯坦布尔都轰动了起来。那一纸电文以电样的速度传遍了这个奥斯曼帝国的核心,同时也被一些蛀虫用电波传去了伦敦、巴黎、柏林、罗马、维也纳!
整个欧洲政要手中都拿到了这个消息,但是它是真实的么?会不会是中国人联手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在故弄玄虚?或是中国人直接耍了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
在所有人当中,最关注的自然是伦敦和柏林。
唐人街10号,首相官邸里,一场英国政坛上最高级别的会议正在召开。这场会议在首相阿斯奎斯拿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通知了下去,然后所有的内阁大臣和军方高层在半个小时中汇集到了这里。
这是整个大英帝国最精华的政治军事精英,他们关注的问题也只有一个——中国人的反击在哪里?
阿斯奎斯可不认为伊斯坦布尔放出的是虚假信号,中国人从来不认吃亏,一报还一报是他们对外态度的最直白表现,当年的阿富汗就是如此,现在中东干仗热火朝天,他们肯定是少不了对大英帝国报复的。尤其中国人的新皇帝刚刚登上宝座,一定会用最强硬的态度来竖立自己的威信和形象的。
英国人很容易理解什么叫民意,每一个政治家能够登上现在的位置,背后都有着‘民意’的支持。
中国的对外态度就是一个强硬,作为中国代表的皇帝,他的对外态度也只能同国家保持一致。中国人的反应,早就在伦敦的意料之中了。现在他们只是等到了‘答案’的揭晓。
而柏林呢?
此刻的威廉二世当然不可能有与英国人开战的决心,但要说现在的德**队已经有了联手英法对中国动武的倾向,那也是扯淡的。
德国人现在正走在一个岔道口,下一步选择直接能影响整个帝国的命运。威廉二世不会轻下决定的。
从个人感情上,威廉二世严重反感英国,但是从整个白色人种的利益出发,联手英法打压中国才是最正确的决定。
中国人要动约翰牛们的奶酪!这一消息直接让威廉二世高兴地蹦了起来。对于现在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来说,最希望看到的无疑是英国人与中国的对拼,如果约翰牛们还能把可恶的高卢公鸡拖下水,整个德意志帝国都会载歌载舞!
这两年的造舰比拼下来,大英帝国给德意志太大太大的压力了。德国人的造船能力和资金投入比起英国人来明显的不如,虽然边上有中国人在敲边鼓,可两者之间主力舰的差距还是越来越大。
现在伊斯坦布尔的消息就像一股春风一样让威廉二世美得不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