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态度,已然明朗。
皇上遇刺之事,必须彻查,即便是桑丘烈动的手,她这个姐姐也不会护着。这里头还隐含了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若是这行刺之人并非是桑丘烈,那么,当时是什么人在御花园里头散出了这样的谣言?
还有,事情一日不曾水落石出,桑丘烈,就一日不能有丝毫的损伤。
别忘了,这城外,还有数十万的大军,正准备逼城呢。
这等大事,身为大理寺卿的赵爽,自然是责无旁贷。另外,璃亲王身为亲王,自然是也要参与其中,将皇上的死因,查个明白。
容妃被人押了下去,四皇子就算是再不忍心,也是无可奈何。当着众位朝臣的面儿,他越是表现得对母妃依依不舍,那么,他的处境,也就会越危险。
长平王看容妃下去了,这才提醒道,“皇后娘娘,王爷,如今这宫里头出现了两份皇上的遗诏,而且两份经过了大理寺卿的确认,都是真的。这该如何是好?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总不能立两位太子吧?”
皇后微诧,“什么两位太子?王爷,皇上生前,何曾立过这等诏书?”
皇后一脸不知情的样子,在众人看来,自然是以为此事与她无关。而且昨日她被容妃软禁于坤宁宫中,外头严严实实的全都是御林军,自然是不可能会有机会在这件事情上做手脚的。
不知不觉中,众人心中的天平,就已经是开始向皇后的方向倾斜了。
首先,二皇子乃嫡出,而且又是年轻有为,也曾在朝堂上有过功绩的,这一点,众所周知。而四皇子不过才十五稚龄,又从未涉及朝政,何来经验、才华之说?
其次,四皇子的母妃做出了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品性如此恶劣,她生养的儿子,又能好到了哪里去?可是二皇子就不同了。
二皇子可是一直都是出了名的孝子。无论是对皇上,还是对皇后,都是格外的孝顺,为人处事,亦是彬彬有礼,温润尔雅,这才是皇上应该选择的太子人选。
第三嘛,如今这宫里头的情势明朗,皇后仍然是皇后,而且二皇子很快就要进宫了,至于静国公府,只怕也会很快就会恢复正常。这行刺之人,到底是不是桑丘烈不重要,重要的是,外头的这几十万将士,那可都是货真价实的。
仅凭着梁城内的这点儿兵力,能有何用?
即便是加上了城外驻守的那十余万兵士,亦是没有什么作用。别忘了,之前桑丘烈可是在左卫营待了数年,那里头有多少是他的人,显然是不能小觑的。
再三衡量之下,众多的朝臣们,已经是在自己心底有了一个看法。
桑丘烈刚刚立功回朝,何故要行刺于皇上?
听闻皇上在与他饮宴之前,还曾在议政殿对其褒贬皆有,不过,这一次重挫了南境诸国的锐气,还是扬我国威了。皇上的心情还是十分愉悦的。所以,说桑丘烈行刺皇上,的确是有些不太容易让人相信了。
赵爽轻轻地闭上了眼,这案子不用审,他也知道了大概的走向。
到底是何人在背后布了如此高明的一局棋?
不费吹灰之力,就将皇上之前的所有安排一一打乱、推翻,直至完全地将皇上看中的人,压在了最底下。
他敢打赌,容妃只怕是活不过今晚了。宫里头不是他们这些外臣能随意插手的地方,而仅凭着一个四皇子,显然也是不足以将容妃救出。
就算是容妃自己也有暗中的势力,可是如今皇后动怒,派人严加看守,出动的,自然都是御林军的精锐。那些人别说是救出容妃了,怕是连接近她,都是极其困难的。
赵爽此刻已是六神无主。
背叛皇上先前的意愿?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那样做,毕竟,他也不确定,皇上在此之前,是否也备有后招?
继续与皇后做对?阻止二皇子登基?
赵爽暗自摇头,仅凭他一己之力,何来如此大的本事?就算是数位同僚肯站在他的这一边,与皇后作对,无异于以卵击石了。
事情到了现在这一步,若是赵爽看不出来璃王和长平王都是站在了皇后这边,他简直就是太蠢了!
就连皇上最最信得过的大总管,都能投靠了它主,这宫里头,还有谁能是让他信得过的?
赵爽扭头看了一眼四皇子,仍然是有些稚嫩的脸上,此时苍白无血色,眉眼间的焦虑、无助,让他看了,还真有几分的心疼了。到底也是皇上的孩子,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被皇后等人直接害死吧?
如今出现了两份旨意,不用说,最后定然也是会被判断出,容妃之前拿出来的那一份儿是假的。数罪并罚,容妃不仅仅是活不了了,就连她的家人也将无一幸免。
至于四皇子,定然是会被她连累。就算是皇后不杀他,后半生,四皇子的日子,也必然是会十分难过。
没有了母妃的皇子,没有了外祖家支持的皇子,没有皇上宠爱的皇子,就像是水上的一抹浮萍,一切,都将不是他能决定得了的。
皇后在这里将事情交待完了,表示这议政殿,也不是她身为皇后该久留之地,所以,暂且回避,去了聚文殿。
皇后前脚刚走,二皇子火速进宫的消息,也就传了进来。
对于二皇子进宫之后,没有直奔议政殿来询问一二,反倒是直奔了聚文殿,前往哭丧。不由得,又换来了众臣们的几分宽慰和赞叹。
二皇子的进宫,使得一切都慢慢地归于平静。
容妃被禁的那天晚上,皇后在没有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去了一趟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