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尔让部队变换阵型并非是为了迷惑敌人,他知道士兵们吃过午饭后可能会犯困,想让他们起来活动一下,顺便舒展一下筋骨,为下午可能会到来的战斗做准备。
麦尔对部下的关心,被潇湖军的指挥官视为对自己的挑衅。他们连续在麦尔手中吃了好几次亏,已经对他忍无可忍。正午刚刚结束,潇湖军的传令兵就频繁的跑动起来,阵型也发生了变化。
潇湖军的骑兵被撤到西南路军与南路军之间,以及南路军与东南路军之间,与拜伦斯堡军的伊利比骑兵相对。伊利比骑兵为了保证机动性,没有进入防御阵地。泰容骑兵在数量上占优势,且人高马大,伊利比骑兵不论在速度上,还是在冲击力上,都不如泰容骑兵。为了避免伊利比骑兵受到敌军骑兵的冲击,麦尔让伊利比骑兵撤到防线后方,呆在中军阵地的火力范围内,这样一来潇湖军的骑兵就不敢冒然冲击这些伊利比骑兵了。
麦尔的安排得到了撒林的赞赏,他派人提醒麦尔,潇湖军可能会对己方进行分割包围,然后优先消灭己方的左翼和右翼。他建议麦尔把所有的伊利比骑兵集中起来藏到后方,留到必要时使用。
不出撒林所料,麦尔刚刚把伊利比骑兵撤回后方,潇湖军的骑兵就动了起来。他们来到拜伦斯堡的左翼阵地与中军阵地之间,和中军阵地与右翼阵地之间,谨慎的停留在拜伦斯堡军的射程之外。只要拜伦斯堡军的远程部队一动,他们就会迅速后撤,等拜伦斯堡军的远程部队撤回,他们又会返回原位。
拜伦斯堡军左翼、中军和右翼的防御阵地之间距离超过三百米,在潇湖军的骑兵卡住交通要道之前,这里部署着伊利比骑兵。现在伊利比骑兵已经后撤,这里自然会被潇湖军的骑兵控制。
只要拜伦斯堡军想要相互支援,这些骑兵就会冒着枪林弹雨对支援部队发起冲锋,不惜一切代价歼灭离开阵地的敌人。这样一来,潇湖军就顺利的将拜伦斯堡军分割成三部分,可以集中兵力逐一消灭各个部分的敌人。
在午饭时间结束之后,炎鹤就回到了自己的岗位。由于麦尔已经把伊利比骑兵收归中军指挥,现在炎鹤手中只有一万人。潇湖军南路军分出大约两万人逼近拜伦斯堡军右翼,显然是想先集中兵力吃掉这一万人。
撒林的左翼也只有一万人,但撒林的阵型非常保守,一看就知道是老将在指挥,打起来不会很容易。炎鹤这边虽然有伊良妖怪坐镇,但阵型却是大开大合,看起来像是冲动的年轻人在指挥。潇湖军不知道炎鹤就是右翼军的指挥官,也不认为她是右翼军的指挥官。
因为炎鹤她先是跑到东南路军这边扔了两支投枪,然后又跑到南路军这边杀了一通,怎么看都是一员武将。同理,潇湖军也没想到连续两次率军出击的麦尔是拜伦斯堡军的总指挥。拜伦斯堡的中军有大量的火枪部队,是块难啃的骨头。再加上中军火枪部队的表现已经给潇湖军造成了士气打击,所以就算中军的阵型也很激进,潇湖军也不想先打这里。
左翼不好打,中军也不好打,那潇湖军只能先打拜伦斯堡军的右翼。只要潇湖军消灭拜伦斯堡军的右翼,就能大大打击敌军士气,己方士气也会有所恢复。潇湖军的指挥官如意算盘打的很响,但事实证明,拜伦斯堡军的左翼、中军和右翼都不是好惹的。
炎鹤手里只有一万人,但这一万人都是真正的士兵,不是二十九村里那群兵非兵,民非民的乌合之众。她要面对的敌人超过六万,但她占据着高地优势,还有防御工事,且弹药充足,士气高昂。在这种条件下,就算再来六万人,炎鹤也能守到天黑。
只要天一黑,潇湖军就必须停止进攻,甚至不得不结束会战。因为夜战的变数太多了,人数多的一方反而容易发生混乱。所以通常来说,新世界的将领很少主动寻求夜战。兵力占据优势的一方更是会极力避免夜战,因为夜战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由于拜伦斯堡军在阵地上放置了木制尖刺,潇湖军还是仰攻,骑兵上去肯定会吃亏。所以潇湖军的进攻以步兵为主,等步兵攻破了外围防线,拔掉那些碍事的尖刺,推倒大部分木栅栏,骑兵才会出击。
步兵的行进速度很慢,冲锋距离也很短,在进军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受到敌军远程部队的打击。为了减少己方损失,潇湖军先派出少量的步兵,试探拜伦斯堡军的火力强度,顺便浪费他们一些弹药。
这把戏炎鹤在和布金人打仗的时候就用过,当时布金人只让火枪部队进行了一轮射击,然后就派骑兵冲散了二十九村里的步兵。现在炎鹤手里没有骑兵,也没有火枪部队,所以她干脆把这些人放到冲锋距离——就是五十米以内,然后让弓弩手上前平射了一轮,再让长矛兵上前,在弓弩手的配合下,依托尖刺迎击敌人。
潇湖军见炎鹤放那些步兵靠近,并没有兴冲冲的发动正式攻击。潇湖军的指挥官们很清楚炎鹤为什么这样做,也知道即便他们此时发动正式攻击,炎鹤也可以顺势迎击,他们根本占不到任何便宜。他们发现敌军右翼的指挥官也是个经验丰富的将领,便决定暂缓对右翼的攻击,让西南路军对拜伦斯堡军的左翼发动试探性攻击。
撒林手里有少量骑兵,但他并没有让这些骑兵出战,甚至没有在敌军进军的时候让远程部队射击。等潇湖军的步兵冲上阵地,开始拔尖刺的时候,撒林才让弓弩手进行平射,然后让步兵发起反冲锋。
撒林的做法显然更稳妥。他放敌军上来,可以将射出去的箭矢回收,减少弹药的损失。其实炎鹤也知道这样做更稳妥,但她和撒林的想法不一样。撒林想让敌军知道自己不好惹,使他们不敢冒然进攻,炎鹤却希望敌人发动进攻,所以才故意浪费了一些弹药。
敌军的左翼和右翼都不好惹,潇湖军只能试探麦尔指挥的中军。中军将士在上午的表现十分亮眼,但在统帅大军的将领们看来,这些不过是小聪明而已。如果中军的指挥官不像左翼和右翼的指挥官那样能沉得住气,潇湖军就打算顶着火枪部队的压力强攻中军阵地。
麦尔的指挥经验没有撒林和炎鹤丰富,他见潇湖军派了少量部队上来送死,感到非常奇怪。他觉得潇湖军应该是有阴谋,就一直没让火枪部队开火。直到敌军进入最佳射程,且潇湖军那边也没什么动静,麦尔才让两个团的火枪兵进行了一次齐射。
敌军死伤过半,幸存者仓皇逃跑。麦尔没有让剩下两个团的火枪兵射杀溃散的敌人,也没有让弓弩手射击,任由他们逃回了本阵。
潇湖军的指挥官见麦尔直接动用火枪部队,就知道他指挥经验不足。虽然潇湖军没有后招,就算麦尔用火枪兵解决那些敌人,潇湖军也不可能在火枪兵完成装填之前冲上来。但是别忘了,火枪弹药是很贵的,而且还不能像弓弩用的箭矢那样用完还能回收。潇湖军派出的步兵明显是用来试探虚实的,用火枪解决他们无疑是一种浪费。
其实麦尔在下令开火之后就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但那时两千发子弹已经打出去了。拜伦斯堡军使用的弹药虽然都是成本价,但成本价也是钱啊。麦尔见自己一个错误的指令居然烧掉这么多钱,心疼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就算一组弹药10文泰容钱,那也是20贯泰容钱啊!!!
20贯泰容钱看似不多,但也不少。拜伦斯堡的城防部队士兵周薪刚好是10文泰容钱,也就是说麦尔一个命令打没了两千城防部队士兵一周的军饷,他不心疼才怪呢。
在麦尔为打出去的弹药心疼的时候,潇湖军这边已经做出了决定。他们准备集中兵力,先解决拜伦斯堡军的中军阵地。中军显然是拜伦斯堡军的主力,只要解决了中军,剩下的敌军就不足为惧了。
于是潇湖军迅速调整阵型,准备从正面进攻中军阵地。他们没有选择绕后,因为拜伦斯堡军在后方部署了六千伊利比骑兵,拜伦斯堡军的大营距离战场不过五公里远,潇湖军不清楚敌军的具体兵力。万一绕后的部队受到拜伦斯堡军的两面夹击,肯定会受到严重的损失。
一个小时之后,潇湖军调整好了阵型。南路军的兵力总兵力增加到十一万人,西南路军和东南路军只剩下两万,其中还包括截断拜伦斯堡军通路的骑兵部队。
在调整好阵型之后,潇湖军派出几支千人队,拉成几条散兵线,前队与后队间隔大约五十米的距离,朝着中军阵地行进。远在左翼的兰仙看见潇湖军的战术,一眼就认出这是自己曾经用过的“波浪式冲锋”,只不过潇湖军用的是步兵,而她用的是骑兵。
潇湖军此举是为了吸引敌军的火力,如果麦尔又让火枪部队开火,那么潇湖军的机会就来了。他们可以让散兵线源源不断的前进,且散兵线的人数会越来越多。火枪部队的射速摆在那里,就算是有弓弩手在配合,潇湖军在付出一定的损失之后,也能冲上敌军阵地。
中军阵地的主力是伊利比人和都古人,近战能力较弱。也就是说只要潇湖军攻入中军阵地,拜伦斯堡军就必定会陷入苦战。等潇湖军的步兵清楚掉中军阵地的防御工事,潇湖军的骑兵就能冲上来,到时候拜伦斯堡军的处境就变得很艰难了。
潇湖军的战术让麦尔眉头紧锁。他虽然没看透敌军的想法,但他清楚这几支千人队并非是来浪费他的弹药的。因为这些步兵中混杂了不少弓弩手,只要这些弓弩手把拜伦斯堡军纳入射程,拜伦斯堡军就不得不承受一定的损失。
要用火枪部队吗?
麦尔犹豫了一下,却没有立刻做出决定。走在最前面的敌军距离己方阵地还有三百米以上的距离,所以麦尔还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火枪部队每分钟只能进行两次射击……刘秀说过,三段击不一定只有三段,三段击的目的是火力持续输出,就算是变成四段击、五段击,甚至是十段击都是可以的。也就是说,只要弹药足够,火枪不损坏,我们就可以一直保持火力输出。
但我们是远征军,弹药要从本土补给。拜伦斯堡目前还没有生产弹药的能力,军中又使用着两种类型的弹药,所以弹药只能从厄古斯王国和布金共和国运过来。在击败遥林城外的敌军之后,我们还要去支援春山城。到时候我们的补给线会变得很长,容易受到敌军袭扰。如果想尽快且尽量安全的得到弹药补给,就必须在遥林城等待一段时间。
可是我们是远征军,腾炎自己也要打仗,需要大量的补给,所以他能给我们的补给是有限的,甚至根本就不给我们提供补给。我们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给养,时间对于我们而言就是金钱和资源……可是火枪弹药是必需品……
麦尔必须在火枪弹药和常规补给中进行选择。考虑到春山城那边还在被潇湖家围城,麦尔不想浪费时间。这样一来,麦尔在这场会战中就不能消耗太多火枪弹药。火枪用的少了,己方的伤亡就会增大。
用士兵的命去换时间和弹药……这真的值得吗?
麦尔不想这样做。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让火枪部队开火。
人命是不能用金钱和物资去衡量的!
麦尔紧握起双拳,手指关节被捏得泛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