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上达成一致后,下来就要讨论具体的实施方案了。
帝国副相兼军机大臣杨素出了个主意,那便是趁现在天气还未转寒,将山东除关城守备外的府兵尽数调到云南前线,让他们去征伐云南。再调新军以换防的名义来个假道伐虢(guo)。这样即掘根基又砍枝叶,如此这般,山东世家便是实力再强也发挥不出分毫来。
“此言大善。”杨广拍手赞道。关陇军事贵族不愧是横行史册八百年的军事集团,这个办法既可以将山东士族一网打尽又杜绝了他们狗急跳墙引突厥人南下的风险。
“关键是粮食,调府兵出山东时可以让他们从各地义仓,社仓取粮,如此既解决了粮食运输问题,也能进一步削弱士族的抵抗潜力,还有各大转运仓的粮食也要开始着手调派。”
“现在士族拒绝迁徙,这说明朝廷的威仪已有所损坏。但北齐灭亡已有三十余年,他们纵然实力恢复也绝对不是军队的对手,所以他们肯定不敢造反。但士族在地方无不是根深蒂固,想要将他们一网成擒就必须攻其不备。冬季天气严寒,此时出击可收奇效。如此便需要收购大批的皮毛以供给军队御寒。”
“调往云南的山东府兵也要严加看管尽数甄别,防止军队哗变。凡是士族子弟及其姻亲都以家族谋逆的罪名斩净杀绝以除后患。
“可以除了他们的武器,每天让他们吃饱喝足,再给他们安排大量的训练。如此即可防止士族串联部队,又可以训练将士,来年征讨江南士族正好得用。
“清剿完山东士族后,军队必须尽快赶赴雁门、马邑、定襄一线驻防。以防突厥南下。”
现在的七位丞相都是北周时就闻名天下的名臣大将,三言两语间便将大致方略转变成了具体的行动事宜。
这也时杨广改革官制的初衷,历代除了开国皇帝称得上文武双全外,后世子孙能满足一样便算的上明君了。如何能比上如今这般阵容,平时七个能文能武的大臣每人负责两个部门的事务,一到战时便聚在一起出谋划策,给皇帝决策做参考。最大限度杜绝了皇帝昏庸导致国家灭亡的可能,而且决策层面的扩大也可以有效杜绝专权篡位的现象。
自一个月前,御前军事会议结束后。关中忽然热闹了起来,大批山东府兵自带兵器粮食经京师到汉川大营报道,那里已有两只新军驻扎,以少将来护儿为主帅。
为了方便指挥和任命,主要是方便杨广记忆,他将原本隋朝的卫府制度和后世军衔制相结合,将刚编练的20支新军命名为禁军,以后各地的府兵将编入都督府,做为地方镇兵,专职镇压地方,不在负责对外战事。
朝廷现有的将军校尉也都一一安置,除了几个一生戎马德高望重的老将军外,其余诸人皆为少将,以后论功行赏,再行擢升。
作为皇帝,杨广现在最有力的武器便是占据了大义名分,有了他的召令,政事堂便可以明证言顺的调动大隋的物资和军队。
首先便是麻痹山东士族,这种大行动是不可能做到隐秘的,为了配合这次行动,杨广不但发布明旨,昭告天下此次调派府兵是为了进行冬季训练为以后镇守地方做准备,更是严明,各地府兵在接下来的三年内都要赶赴京师整训。最后还专门下旨训斥了各大士族门阀,还给他们开出了罚单,每家十万贯。
这种交钱买平安的招数,司马家都玩烂了,士族各家也很熟悉这个套路,很快便交上了罚金。
双方皆大欢喜,士族沾沾自喜以为看穿了朝廷外强中干的底细,以后行事可以更加大胆;而杨广转移了士族注意力还收了笔利息。
其次便是粮食了,山东府兵从义仓取走的是他们路上的口粮,军队冬季训练所需的粮食还得另行调派。
前世历史书上就说隋朝仓库粮食多,多到唐太宗到死都没用完。杨广本来以为这时夸张的说法,但查阅档案后发现,这绝对是谦虚的。
隋朝有正仓、转运仓、太仓、屯仓、常平仓、义仓六种,单单是转运仓,史料记载:周回十里,穿三千窖,窖容8000石,这一个就是2400万石粮食,换算一下便是127万吨粮食了。这样的大仓库隋朝前后建立了六个,大小不一但都是藏粮数百万石。
杨坚自己也说过:宁积于人,不藏府库。但是由于官员贪腐问题,他又把放粮的权力给收了回来。导致官员百姓只能存不能放,放粮要请示州郡朝堂。这哪里能赶得上,于是每逢大灾,百姓就大量饿死。明明仓库中存粮和布匹多达千万,可百姓依旧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等到隋末大乱的时候,不论义军官军,第一件事就是开仓放粮,放一波粮手下就有了几十万兵。
仅仅是一个得位不正,杨坚为了弥补自己的威信不但在统一战争中饶恕了敌国权贵,为了拉拢士族又禁止了宦官、外戚、后宫干政。原主又将兄弟废的废杀的杀,结果到最后天下大乱时,皇家连一个帮手都没有,只得独自面对关陇贵族、士族和农民起义三方叛乱。这样的王朝,焉能不亡。
杨广现在就是要将这批粮食调出来,前世的它作为一个寅吃卯粮追求生活质量的人,最讨厌的就是存款行为。放着干嘛,坐等贬值吗?更何况粮食又不是金银珠宝,它是会发霉的,黄曲霉毒素可是真能吃死人的。
这些粮食一部分将作为军队冬季训练用粮。另一部分就是拿来收买人心,现在棉花还没有传入中原,人民穿的都是丝麻皮毛之类的东西,冬季防寒全靠一身正气,若是再吃不饱饭,平民佃户还好,流民只有死路一条。有了这批粮食杨广能再聚数十万流民为自己工作。
至于让他们干嘛,杨广表示那些迁往陵邑的没落士族有事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