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只要还没有真的刀兵相见,那就还存在联合的可能;可若是双方直接兵戎相见了,那就等于是真的翻脸了,此后再难以重新联合。
郭图奉袁绍的命令前来皖县是为了交好袁耀,可若是他非但没有完成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反而还和袁耀军将士兵戎相见了,那就算是他今夜逃过一劫,等回到河北之后,袁绍也必会严惩与他,他在邺城的那些对头们也不会轻易放过他。
郭图深知这一点,得闻此事之后,心中瞬间方寸大乱,连忙按照袁胤的建议连夜出城直往徐州方向而去。
满宠已经完成了曹操交给他的任务,他自然不可能再画足添蛇前去袭杀郭图,这一切不过是袁耀的计策想要将郭图逼走而已,郭图临走之前,也没能说出袁绍要联合袁耀的事情,袁耀也就没有直接拒绝此事,这也就为袁耀以后再度联合河北留下了可能。
满宠本来打算第二日就要离开皖县,不过袁耀要准备聘礼以及选拔跟随袁胤前往许都的人员,满宠不得不又在皖县耽误了一日。
第三日一早,袁耀做好准备之后,袁胤一行人便押解着大批的聘礼跟随着满宠直向豫州而去。
……
满宠返回许都之后,连忙前来拜见曹操:“主公,袁耀已经接下主公封赏,答应了和主公的联姻之事,至于攻伐徐州刘备之事,袁耀也已答应,不过他还有一个条件。”
曹操轻哼一声,道:“哼,袁耀小儿!就知道他不会这么轻易就犯的,说说吧,他还有什么条件?”
满宠回道:“回禀主公,袁耀借口刘备据有一州之地,而他治下只有三郡之地,对于攻伐刘备之事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他请主公册封他为扬州牧。只要主公应下此事,在请来天子诏书令他出兵攻伐徐州,他定亲率大军攻打刘备!”
杨州牧之位,这小儿的口气还真挺大,一口气就要吞下扬州之地么?
曹操看向满宠,道:“此事你如何看待?”
这个条件乃是他自己的谈判结果,满宠自然不会驳斥,接着回道:“扬州之地钱粮富足、人口稠密,又占据地势之利,若是真让袁耀得到了扬州之地,他定会成为主公大患!”
“不过如今扬州六郡之中,丹阳郡、吴郡、豫章郡及会稽郡这四个大郡都在江东孙策手中,而袁耀治下不过只有庐江郡和九江郡这两个小郡而已。扬州现在的局势是孙策强而袁耀弱,孙策勇武有为堪称英雄,江东之地地势险要得尽地利,就算是给了袁耀扬州牧之位,袁耀也断难击败孙策全取扬州之地。”
“因此,臣认为就算是给了袁耀扬州牧之位也是无妨,如此而为,反而还能让袁耀占据大义,可以让他更好的和孙策达成平衡!袁耀和孙策都是猛虎一般的人物,扬州之地虽然辽阔,但是也断然难以同时存在两头猛虎,他们两人必会再起纷争,主公暂时无须插手扬州之地,只需居中制衡袁耀和孙策两人,便可保证扬州之地太平无事,不会成为我方后患!”
江东孙策自从脱离袁术之后,一路南征北战,在三四年之内便白手起家平定扬州四郡之地,占尽江东地利,堪称英雄!
淮南袁耀自从执掌大权一来,一路东征西讨,在短短数月之间便一扫颓势,不仅收服庐江郡和九江郡这两郡旧地,还向西夺取了江夏之地,可称枭雄!
若是在寻常事日,自己定要亲率大军将这两人先行攻灭,可是现在正是自己和袁绍决战的关键时期,自己已经没有精力再对付他们两人,如今也只能先让他们两人相互牵制了。
不过他们两人都是英雄枭雄之辈,若起纷争定然难以在短期之内战胜对方,现在就看是自己先击败袁绍还是他们两人先解决对方了!
论起用兵征战,我曹孟德何惧他人乎!!!
如今扬州局势正如满宠所说,是孙策强而袁耀弱,自己若是将孙策加封为扬州牧,孙策说不定真能在短期之内攻灭袁耀;而袁耀则是不同,就算是自己将其册封为扬州牧,也只是给了他一个大义的名分而已,没有实力他也难以再短期之内攻灭孙策!
再者,册封其为扬州牧,乃是袁耀为攻打刘备之事所提出的条件。
现在刘备才是自己的心腹大患,自然要以此事为重,看来这袁耀小儿的条件自己是不答应也得答应了!
曹操在心中计较片刻,道:“明日我便向天子请旨,加封为其扬州牧,令他率领大军攻伐徐州刘备!”
满宠听到曹操应下这个条件,顿时心中一喜,主公认可此事,便也等于是认可了自己此行的功劳,满宠微微一笑,拱手拜道:“主公英明!”
曹操抬手令满宠起身,接着说道:“你在皖县可遇到了袁绍使者?”
满宠回道:“回禀主公,臣在皖县的确相遇了袁绍使者,袁绍以郭图为使前来皖县,臣略施小计,便让其口不择言为袁耀所恶,在臣离开之前,郭图已经被袁耀赶出皖县。”
“袁耀小儿果真奸诈!”曹操轻哼一声,继续说道:“袁绍竟然以郭图为使,可见其忠奸不分气数已尽,这次大战我军定能大获全胜!”
满宠拱手回道:“主公武运昌隆!”
曹操接着问道:“迎娶观音婢之事,袁耀派了何人前来?”
满宠回道:“回禀主公,袁耀以三郡军政之事作为推脱,派遣其叔父袁胤前来许都,待其迎娶主公贵女!”
袁胤,没想到果真是他!
曹操轻笑一声,道:“袁胤也算是我的故人了,派人前去给他传信,今夜我再丞相府设宴为其接风洗尘,商讨我们两家联姻之事!”
“诺!臣领命,稍后便派人前去给袁公传信。”
“另外,再将天子册封袁耀为扬州牧的事情秘密知会江东,行事小心一些,不可让袁耀知晓是我方将消息传过去的。”
“诺,臣领命!”